目前国内种植藜麦的朋友有很多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,但是积极做藜麦,正面引导消费者的很少。在针对一些小作坊常识性的误导,结合专业的藜麦科普,对一些说法理清和更正,方便消费者正确选择。
误导一:“水洗藜麦品相好,但营养流失严重”
实际上,水洗藜麦品相好之外,更重要的是祛除了藜麦表面苦涩的皂角苷(一种具有微毒的物质,味涩),而非损失营养(藜麦的营养只要在籽粒的胚芽内,没那么容易流失),水洗程序是一种技术与硬件设施的起码体现,目前不少小作坊的藜麦不具备水洗藜麦的设备和条件,才提出这样的观点,这属于客观原因。
误导二:浸泡时导致水很浑浊的都不是好藜麦
藜麦在烹饪前都要用水浸泡,而一旦浸泡过的藜麦水很浑浊,很多人误以为那全是杂质,其实,杂质中还含有很大一部分成分,是藜麦表皮溶于水的皂苷。另外,倘若厂家处理工艺比较完善,那肯定会经过清洗程序,处理过的藜麦是被清洗过皂角苷的,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。
误导三:有机认证必须经过四年的土壤改良,我公司去年有机种植,预计到2020年就能拿到国内权威的有机证书。
这是某公司的说法,其实,土壤的改良只是有机种植其中的一部分,目前对有机的过分鼓吹是一种误导,并不符合实际,也不尊重藜麦的客观生长规律,若坚持要突出有机优势,那不妨出具有机所要求的的几个要素,看是否能达到,而不能只靠一纸证书。
误导四:有机种植成本较大产量却很低,每亩只能产不超过200斤。
产量低不应该是有机种植的劣势,这属于常识问题,成本高更不该归罪于有机,需要考虑自身的品种、技术、种植方式。
误导五:长途运输,真空包装有可能漏气,但漏气不影响藜麦的食用品质
真空装漏气说明包装袋的质量比较差,真空设备比较简易。而被空气接触过的藜麦,在品质上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,可能不够新鲜等等。正规大厂的包装绝对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。
以上就是藜麦误导大家的五大误区,想要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买到好的藜麦,大家一定要持续关注小编。
往期更多精彩内容:
藜麦吃法多样
藜麦食疗可以遏制血糖波动
谷母藜麦的功效